导语: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是换“频道”,而是对“频道”的改造和提升。二者的衔接是“终点”与“起点”的衔接,是“战役”与“战略”的衔接,是“承上”与“启下”的衔接。二者有效衔接的涵义,一是脱贫攻坚要向乡村振兴战略升级转换,二是乡村振兴要用好脱贫攻坚经验,发扬脱贫攻坚精神。
第一,抓好产业发展衔接,实现乡村产业兴旺。要在脱贫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,就必须实现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。这就意味着,乡村产业发展要从产业扶贫模式转换到产业兴旺的思路上来,必须根据市场需求,尊重产业发展规律,立足当地特色资源,通过优化产业结构、延伸产业链条,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,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。
第二,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,激发乡村内在活力。全面提速农村改革步伐,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,更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,是二者衔接过程中面临的紧迫任务。一是完善承包地“三权”分置改革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;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活力;三是发展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,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;四是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
第三,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推进乡村绿色发展。要实现二者有机衔接,必须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,同时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、垃圾处理。实现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,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。
第四,完善乡村治理,加强乡风文明建设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弘扬传统美德,形成良好社会风气。要采取有效措施,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第五,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强化人才支撑。乡村振兴关键在人,要把人才培育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。有些地方“六字经”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:把能工巧匠“用”起来,把职业农民“育”起来,把乡村干部“强”起来,把新乡贤们“招”回来,把城市精英“请”进来,把专家大脑“借”过来。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人才上山下乡,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。
返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