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受疫情影响,各地农产品或多或少出现了滞销的情况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不少农户以及村干部纷纷走向屏幕前,吆喝起自家农产品,开启了直播带货的生活。但由于缺少相关规定,让直播带货中出现了不少“埋雷”环节。
直播带货“翻车”频繁
带货女王薇娅在综艺《向往的生活》中,帮助西双版纳果农销售滞销水果。战报显示,薇娅在蘑菇屋一个小时的直播活动中,无论哪种商品都会在上架瞬间被秒空。在线观看人次累计超过1945万,售出农产品共计19579份,销售额达5246682.35元,共帮助了西双版纳195个村子的1750户村民,农民囤积的水果全部出手。
本想公益活动以皆大欢喜为结局,可没想到的是,薇娅这次助农直播收到了大批差评,反映水果不熟,甚至腐烂、发臭,居然还有缺斤少两的情况。针对大量网友的质疑,前几天薇娅在人民网的《两会夜话》中给出了回应,“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标准化的问题,我此前带货贫困地区的提子,我看到的是很大个,但是买家收到的都是烂的,不是产品不好,而是物流的原因。”
5月15日,罗永浩直播带货卖玫瑰,正值520来临之际,销量火爆。没想到各大社交平台反映花有质量问题。5月20日事件彻底发酵,许多人开开心心收到花,打开一看居然是枯萎、腐烂的。当天晚上罗永浩就公布了赔偿方案:所有在罗永浩直播间购买“花点时间”玫瑰的用户将得到双倍现金返还。
随后不久,“花点时间”CEO朱月怡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。对玫瑰质量问题作出解释:“因为时间紧张,我们原有在架销售的玫瑰花包装盒无法满足直播间需求,所以我们以牛皮纸盒替代原有包装盒,随之调低了价格,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。”
带货方式生长过于“野蛮”
据商务部统计,今年一季度,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,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作用提升明显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3月,直播用户规模达5.6亿,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.62亿。直播带货一时间野蛮生长,但没有统一标准也使得产品良莠不齐。
中消协发布的报告显示,目前37.3%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,主要有夸大宣传、货不对板、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,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。只有厘清各参与方的责任和行为规范,整个产业发展才能有据可依、有规可循,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,直播带货也才能走入正轨、良性发展。
从发展现状来看,直播带货规范发展已势在必行。直播带货产业涉及主体多、链条复杂,网络主播、内容发布平台、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。对于关键参与方主播的责任认定也存在不同观点,有些主播直接在直播间销售商品,有些主播通过宣传为商家引流,不同主播在销售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不同,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,这些情况还需进一步梳理分类、明确界定。
直播带货迎来大考
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迫切需要相关相关部门尽快健全“直播带货”标准,加强监管力度。
如今,首个“直播带货”标准来了,“网红”主播们或将面临大考。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期发布通知,要求由该会下属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《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》和《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》等两项标准。这是行业内首部全国性标准,将于7月发布执行。
据悉,该标准将对行业术语和定义、“带货”产品的商品质量、直播场景软硬件要求、网络主播的行为规范、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、内容发布平台合规性、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都做出规范要求,为直播购物行业设门槛、立规范。
同时,国家网信办6月5日公告,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网络直播“打赏”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等行业突出问题,即日起,国家网信办、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等8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。8部门具有官方的属性,带有一种官方对这个行业的规范引导和管束,它比《标准》对网络直播有更强烈、硬性的要求。
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过去,直播电商进入一个需要正向发展的时期。农产品直播带货更是要跟上时代的潮流,首先应主动培训主播的素质,带货主播不可信马由缰。其次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,不能目光短浅只为一次卖货。同时,也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。
严把质量关,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直播走向市场,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、更开心。
返回 |